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来源:发布时间:2022-08-09

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

以立法为依托 以党建为引领 

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推进社会治理,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立法优势和党建引领作用,深化社会治理工作机制,突出强功能、抓基础、补短板、重创新,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高效能,经济发展高质量。

一、着力以立法破解难题,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充分发挥地方立法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一是明确治理职责 解决由谁治理的问题。紧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及时制定《呼和浩特市社会治理促进条例》,将社会治理纳入法治轨道,有力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创建任务进一步落实。条例按照《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谋篇布局,在总则中明确了社会治理工作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工作机制;在各分章中规定了政治安全维护、社会治安防控、公共安全保障、矛盾纠纷化解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措施;为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各项任务的落实,对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分别设专章予以明确。二是规范治理举措 解决怎样治理的问题。把推进重点领域立法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法治保障,拟出台的《呼和浩特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五年(2022-2026)年立法规划》,聚焦安全风险防范,增强公共安全保障,制定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条例、修改燃气管理条例;聚焦群众关心关切,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定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修改城市供热管理条例、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调研殡葬管理条例;聚焦宜居城市建设,补足管理短板和弱项,制定控制吸烟管理条例、修改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调研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聚焦生态文明,推动高质量发展,制定禁牧休牧条例、修改绿化条例、节约用水条例和封山育林管理办法;聚焦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制定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条例,修改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调研志愿服务条例等法规,确保我市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有法可依、良法善治。三是强化治理保障 解决有效治理的问题。常委会坚持立法施法两手抓,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地方性法规的有效实施和完善,保障相关领域社会治理取得实效。为解决我市物业管理中出现的前期物业服务费虚高、物业服务人捆绑收费、业主委员会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将制定《呼和浩特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列入立法计划,通过地方立法推动我市的物业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条例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关于物业管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方针政策,重点明确物业服务企业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提升物业服务企业的法律观念和诚信意识,促进物业行业健康发展。

二、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积极探索市域治理新路径

常委会突出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市域善治新路径,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布下社区“棋盘”,盘活治理“棋局”,构建城市基层治理现代体系。

(一)谋划科学发展“棋势”,吸纳多元共治力量添活力。切实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主心骨”作用,打造以党建为核心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在全市实行常态长效包联重点工作中,常委会坚持从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包联方案、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抓落实、下功夫。一是认真学习市委包联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及时召开党组会议研究部署包联工作,制定出台《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常态长效包联玉泉区长和廊街道大召社区的工作方案》。二是成立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常态长效包联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机关各党支部密切配合的包联工作机制,通过实施“五步工作法”(即:实地调研座谈,形成问题清单;帮助整合资源,协调解决问题;强化分析研判,制定包联方案;聚焦重点问题,谋划创新策略;持续跟踪落实,务求包联实效),确保包联工作顺利有效开展。三是与大召社区签订党建联合体共建协议书,共同参与谋划党建工作和社区服务事项,组织机关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到大召社区讲党课不少于3次。帮助完善“社区党支部—小区党小组—楼栋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形成共建共享新局面。四是不断壮大社会治理朋友圈,积极动员居民党员、退役军人和人大代表加入治理单元,通过协商推荐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大召社区共组建志愿者服务队5支,共招募志愿者949人。

(二)布好社会治理“棋阵”,全覆盖推动社会治理有实力。一是帮助制定《关于建立党建网格化机制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推进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道党小组三级网格化管理,划分党员责任区,选设“党员中心户”。纵向层层覆盖,横向无限延伸,以点带面,辐射全局,打造精细服务模式新格局,实现零距离动态管理和服务。截至目前,大召社区已建立“三级网格+党员责任区”,设立5名网格长、81名“党员中心户”。二是根据网格内服务对象数量、范围、特点和服务内容差异,制定“需求清单”、“服务清单”,从上至下逐步细化清单任务,从下至上逐级分流解决诉求。机关将4个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共建立网格党支部12个,组织开展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活动,120余名机关党员下沉一线,带头参与“红色物业”工作。三是建立起“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运行模式,履行疫情防控、矛盾纠纷排查、生态环境、惠民政策落实等有关社会治理的各项工作职能,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三)练就源头防范“棋术”,多元融合化解主动破旧局。一是常委会办公室下沉搜集问题建议、汇总梳理形成议题,到每月定期举行协商讨论、根据问题建立项目清单,最终实现集中多方资源,推动问题解决建议落实,接受社会监督这一闭环工作链条,提升社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通过入户走访、网上征集等措施,共征集意愿5条,经过梳理,形成问题清单2条,特别是6个小区无物业管理、无门卫保安,疫情防控和安全问题给社区管理带来困难。常委会办公室多次召集相关领域人大代表、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协商,探索在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依托社区居民委员会实行自治管理,为这些小区加装了智能门禁、门房以及全方位的监控设备。二是依托大召社区党建阵地立体化建设体系,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群众民主制定居民公约,并将法律法规和基本道德规范纳入居民公约内容,实现居民自治。广泛开展“党建+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建+垃圾分类”“党建+文明城市创建”等主题实践活动和“我是人大代表 我帮你”“我是共产党员 我帮你”“在职党员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做好《呼和浩特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呼和浩特市养犬管理规定》以及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工作。同时,督促区政府落实“一社区一法律顾问”,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法律援助体系,努力实现依法治理观念在基层扎根。三是发动职能部门共建。推进社区、单位、行业党建互联互动,通过签订共建协议、人才结对等,整合盘活驻区单位信息、阵地、文化、服务等资源,推动驻区单位主动融入社区治理。组建社区区域化“党建联盟”,驻区单位、居民群众根据各自资源需求,分别列出资源清单和需求清单,引导驻区单位确定年度共建项目,结合党员活动日、主题党日、小区开放日等,每月商定主题,轮流组织开展活动,实现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四是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委会办公室精心打造“楼道文化”项目,与大召社区共同商讨实施方案,充分结合包联小区的特点,加强文明楼道建设,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五是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社区工作人员入驻+业主党员”的小区新治理模式,在建立“红色物业”的基础上,不断扩面提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向小区物业全面渗透,争取打造小区物业管理的“首府样本”。

市人大常委会紧紧按照“党委所思、政府所干、群众所盼、人大所能”的思路精准选题,自觉做到市委有号召、人大有行动,不断凝聚广大代表和基层人大力量,依法有效履职行权,在助力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